飲用水水質檢測指標有哪些?
1.濃度:用于反映水色量化程度的指標,飲用水一般低于15度。看到水中懸浮在強光下的阻塞程度。飲用水濁度不得超過5度(NTU)。
2.pH值:pH水中氫離子的負對數反映了水的負對數pH值。pH值為7的溶液為中性。pH值越大,溶液堿度越高,pH值越低,酸度越強。微堿度適合人們食用,反滲透水呈酸性。
3.硬度:有些金屬離子很容易與某些陰離子結合形成沉淀。也就是說,這些金屬離子的總濃度是硬度。一般來說,鎂的總含量稱為硬度,相當于每升10毫克水中的氧化鈣。水的硬度容易形成結垢和沉淀。
4.TDS:所有殘留物,蒸發殘留物,在一定溫度下干燥。其成分為成分。mg/l,包括總過濾殘留物(礦鹽)和非過濾殘留物(ss)。
5.電導:水力導率反應參數與含鹽量正相關。us/cm的電導率。
有幾個主要的標準用于指導水質檢測: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這是針對生活飲用水的質量要求,規定了水質指標及其限值3。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適用于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劃分了五類水域的功能區劃及相應的水質類別2。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為評價地下水提供了依據,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將地下水分為五類[[未直接引用]。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21):規范了用于農業灌溉的水質要求2。
常見水質指標
水質檢測通常會包括以下幾類指標:
物理指標:如色度、渾濁度、溫度等。
化學指標:例如pH值、溶解氧、氨氮、總磷、重金屬含量(鉛、汞等)、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有機碳(TOC)等。
微生物指標:比如總大腸菌群、糞大腸桿菌等。
放射性指標:如總α放射性和總β放射性。
檢測頻率
對于不同類型的水體,其監測頻率也有所不同。例如,集中式供水單位的生活飲用水水源應至少每季度采樣一次進行全分析檢驗1。而對于公共設施內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中的冷卻水和冷凝水,則可能需要更頻繁地檢查是否含有嗜肺軍團菌16。
實施與監督
水質檢測工作由相關部門負責執行,如城鄉規劃、設計和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等,并由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主管部門、衛生部門負責監督和檢查執行情況1。同時,各地方政府也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地方性的水質管理規定。
總之,水質檢測標準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它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從保障人類健康到維護生態環境都有所涵蓋。遵循這些標準有助于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問題,從而確保水資源的安全和可持續利用。如果您需要了解特定的水質標準或有關水質檢測的具體信息,請提供更詳細的需求描述,以便進一步幫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