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檢測
細菌總數與真菌總數:檢測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中細菌總數和真菌總數的含量,確保空氣循環系統的衛生狀況。
PM10與積塵量:測量空調送風中PM10的濃度和系統中的積塵量,以評估系統清潔度和通風效率。
嗜肺軍團菌:檢測空調系統中嗜肺軍團菌的存在情況,預防呼吸道疾病傳播。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衛生檢測是確保室內空氣質量、預防疾病傳播的重要環節。以下是公共場所集中空調衛生檢測的主要事項:
一、檢測目的
評估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衛生狀況,預防疾病傳播。
確保室內空氣質量符合衛生標準,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二、檢測項目
空氣質量檢測
顆粒物檢測:檢測室內空氣中的顆粒物(如PM10)濃度,評估通風效果和空氣質量。
有害氣體檢測:分析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成分,如甲醛、苯系物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微生物檢測:采集室內空氣樣本,分析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含量。
積塵量檢測
風管內表面檢測:檢查通風管道內表面的積塵量,發現污垢和細菌滋生區域。
送風口與回風口檢測:檢測送風口和回風口的積塵情況,確保空氣流通順暢。
冷卻水與冷凝水檢測
嗜肺軍團菌檢測:檢測冷卻水和冷凝水中是否含有嗜肺軍團菌等有害微生物。
水質理化指標檢測:包括pH值、水溫、渾濁度等,評估水質狀況。
新風量檢測
送風量與回風量測量:測量系統的送風量和回風量,判斷系統是否正常運行。
新風量符合性評估:根據場所類型(如飯店、賓館、影劇院等)評估新風量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噪音與振動檢測
噪音水平測試:測試系統的噪音水平,評估其是否符合室內居住和工作環境的舒適度要求。
振動檢測:檢測空調設備運行時產生的振動情況,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其他檢測
空氣凈化消毒裝置檢測:檢測空氣凈化消毒裝置的性能和安全性,確保其有效運行且不釋放有害物質。
系統清潔與維護狀況檢查:檢查系統清潔與維護記錄,確保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檢測標準與依據
檢測應依據《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WS 394-2012)等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
檢測結果應符合相關衛生標準和要求,確保室內空氣質量達標。
四、檢測頻率與周期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定期進行衛生檢測,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
在新辦、復核、續證時,應提供一年內的衛生檢測報告與兩年內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檢測或評價報告。
五、檢測機構與人員
應選擇具備相關資質和經驗的專業檢測機構進行衛生檢測。
檢測人員應具備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公共場所集中空調衛生檢測事項涉及多個方面,包括空氣質量、積塵量、冷卻水與冷凝水、新風量、噪音與振動以及其他相關檢測。通過定期檢測與評估,可以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的健康危害,確保室內空氣質量達標,為公眾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