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口、圓唇、長直頸、圓腹、平底。
通體白釉,釉下繪青花紋飾,口沿飾一周卷草紋,腹部對應兩條云龍,龍身粗壯,雙目炯炯,龍腭上翻,三爪遒勁有力,周圍繪飾升云,氣魄盡顯皇家威嚴。瓶口部橫書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款。龍紋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紋飾,最早是遠古時代民族的圖騰。舊說龍為鱗蟲之長,四靈之一,能登天入淵、行云布雨,加之形象兇猛,故令人敬畏。后來,龍又進一步演變成王權的象征。龍紋成了皇家獨享的特殊紋飾。龍的形象各朝各代畫法不同,也從側面烘托了王權的興衰。
如永樂宣德時期的龍最為大氣磅礴,威猛雄壯,是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業的皇帝的象征。成化時期,由于皇帝不理朝政,宦官專權,所繪的龍大多溫順、無陽剛之氣,反而有陰柔之美。至天啟、崇禎時期,內憂外患,經濟蕭條,皇帝失去了天子的威嚴,龍紋多顯得蒼老頹廢。永宣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較快,瓷器生產進入了黃金時代。瓷胎質潔白、細膩,釉面平滑光潤,肥厚晶亮,且修胎講究,瓶罐類琢器接胎痕不明顯,底部無釉,為砂底,但光滑細膩,撫之有糯米粉般的爽滑感,一如此瓶。